護城河
護城河的大事記 |
||
序號 |
年代 |
事件 |
1 |
嘉慶元年(1796) |
吳沙率眾入墾頭城。 |
2 |
嘉慶7年(1802) |
漳州人為主的墾民進佔了五圍(今天的宜蘭市)。 |
3 |
嘉慶15年(1810) |
清廷決定將宜蘭收入版圖。 |
4 |
嘉慶17年(1812) |
清廷正式設廳治理,首任知府楊廷理命人挑挖壕溝、樁土為基,在土牆上環植土生的九芎樹為城垣。 |
5 |
嘉慶17年(1812) |
新任通判翟淦強化城池城門,種植莿竹、九芎樹、整建土城,並搭四門吊橋各一座,橫跨在護城河上。 |
6 |
嘉慶18年(1813) |
在官民齊心協力之下,內木外竹的宜蘭城終於築成。 |
7 |
嘉慶24年(1819) |
新任通判高大鏞補建四個城樓。 |
8 |
道光10年(1831) |
通判薩廉重修,把城內的兩條水圳引道城外會流,重新挖掘壕溝,深七尺、寬一丈五。 |
9 |
同治7年(1868) |
通判丁承禧再修,現仍遺留之城門石額即為此時重修宜蘭城時所造。 |
10 |
光緒元年(1875) |
「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原稱「噶瑪蘭」城改名為「宜蘭城」。 |
11 |
光緒21年(1895) |
清廷割讓台灣,宜蘭城亦被日人接收,成為蘭陽平原上的殖民指揮中心。 |
12 |
明治41年(1908) |
宜蘭城正式展開『市區改正』計畫,日本殖民政府以衛生為由,將城門與城牆拆除一空,在原城牆所在地建築寬廣的環城道路。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西、北兩側水圳被埋入道路下方,東、南兩側則保留作為景觀水道,並納入環城道中。 |
13 |
昭和15年(1940) |
宜蘭街正式改名為宜蘭市,日人高木勇將水圳(舊城城東、城南護城河段)更名為 |
14 |
民國66年(1977) |
宜蘭第一幹線的圳路,全面加蓋。計畫加蓋的地段,以縣政府前面為起點,以東港路的鐵路平交道為終點,全長1,163公尺,寬6公尺。根據水利會的規劃,分四期施工,第一期施工301公尺,第二期298公尺,第三期350公尺,第四期214公尺。 |
15 |
民國67年(1978) |
舊城南路實施水圳加蓋工程,將垂柳砍除 |
16 |
民國72年(1983) |
宜市第一幹線水圳第三期加蓋工程開工 |
17 |
民國74年(1985) |
宜蘭第一幹線的圳路,全面加蓋完成。 |
前言:護城河不僅是城郭的最外防衛線,也是連通城內外的水道,同時還具有灌溉的用途,為了進出方便,城門口外的護城河上一般都會架上橋樑,甚至作防禦性更高的吊橋,在敵人進攻時可以收起。宜蘭舊城曾經有條優美的護城河,悠悠地流過宜蘭人的心中,豐富了宜蘭人的鄉愁記憶。河中搖曳的水草、岸邊的垂柳,曾經是宜蘭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站在已掩蓋的原址,過去護城河流經的地方,只見車來車往,一片匆忙。
口葛瑪蘭廳地輿全圖
本圖中圓形的城池就是宜蘭舊城,我們所研究的護城河就是防衛這座城。
圖片出處:口葛瑪蘭廳志 陳淑均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移民墾殖:正式開始大規模蘭陽平原,是起自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眾入墾頭城發端,而後逐漸南移。到了嘉慶7年(1802),一批以福建漳州人為主的墾民進佔了宜蘭河與蘭陽溪之間的一塊平原。由於這裡是漢移民在蘭陽平原上開發的第五個據點,因此命名為『五圍』;也就是今天的宜蘭市。
設廳治理:清廷因為海盜蔡牽侵犯烏石港、還有朱濆進佔蘇澳,企圖以宜蘭當作大本營。清廷害怕宜蘭一旦淪陷海賊手後,會成為心腹大患,於是在嘉慶15年(1810)決定將宜蘭收入版圖,並於嘉慶17年(1812)正式設廳治理,而發展不到五年的五圍則雀屏中選,成為廳治地點。
築城與建設:第一任委辦知府楊廷理,命人挑挖壕溝、樁土為基,由於當地不產磚石,於是楊廷理別出心裁,在土牆上環植土生的九芎樹為城垣,還寫下了『他日濃蔭懷舊澤,聽人談說九芎城』的詩句為記,因此葛瑪蘭古城還有『九芎城』之稱。築城的工事,皆由開墾五圍的泉、漳、粵3籍移民共同分攤。嘉慶17年,新任通判翟淦強化城池城門,種植莿竹、九芎樹、整建土城,總計周圍六百四十丈(一丈約三點二公尺)計約二千零四十八公尺,平均每一邊城牆約五百一十二公尺。宜蘭城內有兩條水圳,由西往東流,灌溉城內田園。建東西南北四個門,四座城門各設一座吊橋,橫跨在護城河上。在官民齊心協力之下,內木外竹的宜蘭城終於在嘉慶18年(1813)築成;雖然整體規模比不上西部府城的豪華壯觀,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座城池應有的官衙、寺廟、市街及教育機構應有盡有。嘉慶24年(1819)新任通判高大鏞補建四個城樓。道光10年通判薩廉重修,把城內的兩條水圳引道城外會流,重新挖掘壕溝,深七尺(一尺約零點三二,計約二點二四公尺)寬一丈五(計約四點八公尺)。道光末年,宜蘭城改建成磚石城,此時宜蘭城已是市商雲集、衙署齊備、廟祀遍佈,儼然成為蘭陽平原上的政治、經濟中心。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噶瑪蘭廳」改制為「宜蘭縣」,原稱「噶瑪蘭」城改名為「宜蘭城」。
日人拆城:光緒21年(1895)清廷割讓台灣,宜蘭城亦被日人接收,成為蘭陽平原上的殖民指揮中心。明治41年(1908)的宜蘭城正式展開『市區改正』計畫,日本殖民政府以衛生為由將城門與城牆拆除一空,在原城牆所在地建築寬廣的環城道路(今舊城東西南北路)。原有的護城河被視為水圳處理,西、北兩側水圳被埋入道路下方,東、南兩側則保留作為景觀水道,同時在兩旁栽植柳樹,形成垂柳青青、流水潺潺的美景,水圳由舊城的西南角沿環狀道路蜿蜒流向東北角,再由小東門流入『壯一庄』附近的灌溉溝渠,同時作為城內台人(被統治者)和城南日人(統治者)的分界。昭和15年(1940)宜蘭街正式改名為宜蘭市,而水圳更名為『八千代川』。
圖片出處:台灣鳥瞰圖 1930年代台灣地誌繪集 莊永明編撰 遠流出版社
台灣光復後:民國39年宜蘭正式設縣,宜蘭市成為唯一的縣轄市,縣政府亦位居於此,宜蘭市一直是蘭陽地區政經文教中心,因為交通運輸的需求,最後在民國67年動工加蓋,分四期施工,於民國74年加蓋完成,增闢為道路。如今只能站在已掩蓋的舊城南路、舊城東路上,用想像以前護城河的美景,和舊城的風華。
資料出處:
1.日治時代宜蘭城之空間改造
劉惠芳撰 碩士論文
2.宜蘭
黃盛璘主編
遠流出版社
3.宜蘭市志∼歷史建築篇
蘇美如
宜蘭縣宜蘭市公所
4.宜蘭縣古蹟遺址調查研究計劃第三階段報告書。宜蘭縣政府(民88年)
5.宜蘭市志大事記(下冊)
林正芳宜蘭縣宜蘭市公所
6.台灣鳥瞰圖 1930年代台灣地誌繪集 莊永明編撰 遠流出版
資料整理:羅珈旻、吳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