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會
時間:03.12.11 14:00~15:00
地點:宜蘭縣農田水利會
受訪人:宜蘭縣農田水利會灌溉股長陳長溪
整理與紀錄:羅珈旻、吳宜君
Q:「請問陳股長,水利會主要是做什麼的?」
A:「宜蘭縣的灌溉排水,灌溉用水的管理,宜蘭市不是全部都是水利會的區域,水利會所管轄的區域,例如:北邊是到頭城和壯圍鄉,還有水利工程的維護,山地鄉就沒有。」
Q:「第一幹圳就是以前的護城河嗎?還包括哪邊?」
A:「對,第一幹圳範圍比護城河還大,以前護城河改成第一幹線,現在的名稱叫三鬮圳,這條水圳的13.167公里多,從員山經過宜蘭市,取水口在員山鄉的尚德村,而旁邊有一尊神像的那條巷子裡。而它的水源是天然湧泉,因為我們的河川都分為主要河川、次要河川、普通河川,都有一個水系,例如:蘭陽溪、宜蘭河水系。蘭陽溪是主要河川,在過去就是宜蘭河,下來就是大湖溪,那宜蘭河有分成大礁溪、小礁溪。再下來就是三個鄉鎮,由員山鄉開始,然後到宜蘭市,再到壯圍鄉,一共有十一條支線,而員山鄉的部分有一個,四鬮支線,第二條支線就是員山支線、第三條是金山支線,那宜蘭市的部分是慈安支線、振興支線、石橋、延平、壯七支線,而壯圍鄉的部分有壯五支線、古結、新興支線,共有十一條支線,這條三鬮圳的長度就是十三公里多,灌溉的面積也一千多公里。以前的護城河在宜蘭市周圍,後來發展功能就改變,怕土匪進來,挖很深,讓土匪過不來,那主要是防止盜賊,到了日據時代用途就改變了,變成農田灌溉。由泰山路的左邊,就是光復國小那裡,前面就是泰山路,一直沿著到水利會,然後舊城東路跟舊城南路,交叉的地方就是宜蘭分局,在過去就是東港高架橋,就在金樽餐廳,到壯圍鄉。護城河裡面還存有水。」
Q:「請問陳股長為什麼護城河要加蓋?什麼時候加蓋的?加蓋後有什麼優缺點?」
A:「因為那個以前人口比較少,道路沒那麼寬,後來人口多了,商業發達,汽車就很多,路就變成很小,為了改善交通,所以把它加蓋起來。大概民國七十幾年。當然有!優點是改善交通,缺點是很多啦,裡面的泥土很難清理,所以管理就很困難,譬如說護城河那麼長,每年要清一、兩次,可是加蓋起來就不能清,所以說大概要七、八年才能清一次,清的時候是挖一個洞,在中山國小那邊,前面有挖一個洞,用車子下去挖,不清不行,灌溉加上家庭廢水,還兼顧到市區排水,好多都流到裡面,如果不清的話,就會淹水,所以每經過幾年就要清理一次。」
Q:「如果政府要把馬路挖開,讓護城河重現,您是贊成還是不贊成?」
A:「贊成!因為比較好管理,但是行政單位可能不會同意,譬如宜蘭市政府就不同意,現在馬路那麼寬,如果把它挖起來,將來交通就會有問題,在水利會立場是希望維持露出來,水溝不要加蓋也好管理,如果加蓋就不能清了。」
Q:「有定期派人去清理垃圾嗎?」
A:「有,現在清理垃圾有好幾個點,好像光復國小附近有一個閘門,有固定派人在那邊清。在宜蘭市三鬮圳有好幾個地方,員山鄉公所前面有一個,皇家社區還有一個,底下也有好幾個,每一個地方都有派人去每天清除,市公所清潔隊會來收,其實要教育民眾垃圾不能丟到水溝。」
Q:「請問陳股長,現在哪裡能看到護城河?」
A:「往員山鄉公所上面,皇家社區那邊也有一個,宜商在過去有個土地公廟,那廟前面有一條小路,一直進去大概兩百公尺。」
Q:「我們光復國小前面這條泰山口圳,跟第一幹圳有什麼關係?」
A: 「三鬮圳是壯圍到這都是,以前叫第一幹線,只叫一段時間,現在叫三鬮圳,那泰山口圳是清朝的說法,資料圖書館應該有,但是很難找,因為字又小、也有可能是清朝的字。」
訪後語:
上次訪問市長,市長說現在護城河改名為第一幹圳,是歸宜蘭縣農田水利會管理。於是我們來到水利會,訪問關於護城河的現狀,原來第一幹圳範圍比護城河還大,我們光復國小前面這條泰山口圳是清朝的說法,到了後來護城河和泰山口圳改成第一幹線,現在的名稱叫三鬮圳,這條三鬮圳的長度就是十三公里多,灌溉的面積也一千多公里。以前的護城河在宜蘭市周圍,後來發展功能就改變,怕土匪進來,挖很深,讓土匪過不來,那主要是防止盜賊,到了日據時代,用途就改變了,變成農田灌溉。訪問之後,得到了一些書本上查不到的資料,而且還得到了目前負責清理加蓋後的護城河是宜蘭市公所工務課的新線索。top